只剩老人的乡村,究竟该如何养老?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16:09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我们正在一步步进入老龄社会,而且农村老龄化的程度还要快过城市。但是在养老保障方面,农村地区相比城市,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发展又是最缓慢的。

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,他们普遍拥有很深的乡土情结。即便有些老人的子女已经在城市安家落户,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,依然选择守在乡村老家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只剩老人的乡村,未来该如何养老呢?

60岁以上人口规模超20%

还在2019年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就已超过了2.5亿,农村老年人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.3亿,农村老龄化规模达到了22.5%。

到2021年,农村整体人口中,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到了20.04%,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为13.82%。

全国的老年人口规模是,60岁以上的人口,占总人口的18.1%,65岁以上的人口规模为12.6%。所以,农村地区老龄化的程度,要比城市乃至全国的情况严重。

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跟多年来的城镇化发展,以及乡村人口持续流向城市有关。

2010年,农村地区的人口还有6.7亿,到2019年,这一规模已经降低到了5.5亿。大量的农村人进入城市,而且还是年轻人进入城市。在这种情况下,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口出现了倒置。

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,大中城市老年人口比重大。可实际的情况是,我国老年人口的分布状况,跟区域经济发展正好是相反的。

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,乡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大于东部地区。整体上来看,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比重更高。

不得不说,大量进城务工上班的年轻人,稀释了城市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。对比之下,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比例自然就高了。

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是,曾经进城打工的50后,年龄普遍已经到了65岁以上。年龄最小的一批60后,也已55岁马上进入花甲之年。

农村地区的60后,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,他们也将放弃在城市的打工生活,再次回归乡村。

而50后和60后这个群体,他们的乡土情结是最浓厚的,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内,50后和60,将会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人口。

更为关键的是,这部分群体的子女,绝大多数已经进城生活。在现在这种局面下,这批老年人的吃饭和生计不成问题,但农业劳动负担重,以及心理上的孤单却无法化解。

东西部地区的养老差异

如今到各地的农村,随便问一个老年人,他们都会说吃饭不成问题,饿不着吃得还好。在物质生活的保障方面,除了家庭有保障外,各地农村也在推动公共保障服务。

比如在台州市黄岩区的村子,不少地方都建起了老年公寓。比如西范村的老年公寓,是当地村集体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的。

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,都可以搬进公寓里居住养老。吃饭到住宿再到平时的日常用度都由村集体承担。目前,该村的老年公寓里,住着256名老人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只有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,村集体才有能力给老年人集中养老。而在中西部地区,农村地区的情况就没有上述村子那么好了。

比如在甘肃临夏,当地很多村庄的集中养老点,老人居住的房子,都是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。

像一个叫大庄的村子,集中养老点就曾是一所学校,因为闲置,上级在2022年拨款35万元,将其改建成为了一个老年公寓。

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差距,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,哪怕是农村,有些村集体也有财力帮助老年人养老。而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差,像这样的集体养老,就得靠上级财政拨款支援。

除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引发的差异外,不同地区的留守老年人,他们和子女之间的距离也存在远近上的差距。

像江苏、浙江等东部乡村地区,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上班,基本上也都是在周边的城市。

如果是在河南、河北、安徽等中部地区,农村人进城大都流向了华东和华南等城市。这样一来,他们距离家就相对较远了。

距离更远的,则是西部地区。不少西部农村的人口,都流向了东部城市打工,很多人一年时间才回去一两次。而他们的父母,都是孤独的守在乡村。

这种差距,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,老年人的农业劳动负担重和心里孤单感强烈。

独自在家劳动的老年人

今年夏天北方降水少,河南等地出现了严重的旱情。前一段时间麦收刚过,为了能尽快种上玉米,河南各地都在拼命浇地。

而由于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,浇地这样的重体力劳动,都落在了老年人的身上。在驻马店的一些村庄,有的老人要连续几天几夜呆在地里才能浇完。有的老人因为在烈日下浇地,还出现了中暑。

劳动强度大,这在各地农村是普遍现象。70后以下的中青年群体,已普遍不会也不愿意种地,留守在村里的老年人,他们普遍又不愿意歇着,每年种地的任务,就都落在他们的身上了。

劳累是一方面,由于子女不在身边,内心还要忍受孤单的煎熬。于是,精神空虚就成为农村老人的一种普遍现象。尤其是那些居住偏远的孤寡老人,他们的内心更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状态。

在山东临沂的农村,老年人每天主要的社交活动,就是在村里的文化广场聊天。除此之外,一些学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,偶尔也会跟外地的子女视频通话。

去年8月,一位李姓老人刚买了智能手机,有时候就试着给城里上班的儿子视频通话。

有一次刚刚接通,儿子还在加班,她就赶紧说“没啥事,挂了吧”。由于还不怎么会使用,操作了半天,才点到了结束按钮。

不能和儿子视频通话,那就只能到村里去跟其他老年人闲聊。这种闲聊,通常也只有在夏秋天气较热的时候才能进行。

像春天和冬天北方比较冷,晚上不出门只能呆在家中。看电视,也就成了一部分老年人的主要消遣方式。哪怕是去外面和其他老年人聊天,彼此间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,所以聊的话题也都千篇一律。

农村地区老年人内心的孤单,就像夜晚空荡荡的街道。现在,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如果是在春节之外的其他时间回家,每当晚饭以后,到处都是寂静一片,要不是村里的灯光,你会以为自己身处无人区。

没有了年轻人,一个村庄也就失去了活力。而根据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,国内农村的留守老人,至少有1600万。如今,老人的留守和养老,又汇聚在了一起。

在临沂的一些村子,有些老年人,日常要种5亩以上土地。遇到农忙时节,地里活儿多,一些老人甚至只吃一顿饭。

根据此前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,34.36%的农村老年人,主要收入就是种地,46.4%的老年人靠子女供养。只有7.48%的农村老年人,有离退休金的保障。

所以说,孤独的劳动,才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常态。在养老的大前提下,他们的保障还面临着普遍不足的情况。

月均152块钱的养老保险金

各地虽然建立了老年公寓等公共养老点,但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,主要还是以家庭为单位。在这一基础上,居民基本养老保障网络也初步建立。

2010年,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亿人,到2020年,这一规模已经增加到了5.4亿人,其中大部分为农村人口。

参保人数增加,基金整体的规模也从原来的1800多亿元,增加到了4700亿元以上。每年的支出,也从1100多亿元,增长到了3300亿元以上。基金的累计结余,也超过了8200亿元。

规模虽然扩大了,但个体每月领取的保险金还偏低。2014年的时候,农村地区每月人均只有55元。到2018年,增长到了88元。此后,月均又提升到了152元。

而在同一时期,城镇职工的养老金为3153元,两者的差距很大,根本支撑不起农村老人购买养老服务。

正因为如此,在农村地区,老年人生病普遍是小病拖大病捱。根据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国内超过七成以上的农村老人,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。

即便如此,在此前媒体的走访调查中,很多老人也不会选择看病就医,因为他们怕花钱,因为看病的开销很大。

如今,即便医保报销的比例已经有所提高,可很多慢性疾病的康复护理项目,都还没有被纳入医保。医疗和养老之间并没有有效衔接,大病救助模式也不完善。

结语

最让人感到无奈的,还不是养老保障的不足,而是农村老人生病后,子女不在身边,他们多数时候还得自己照顾自己。

可实际上,不管是日常生活照料还是做家务,农村老人都有强烈需求。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,8.57%的农村老年人,需要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。11.63%的农村老人,需要有人帮忙做家务。

可现实的情况是,多数农村年轻人,常年都在外地上班务工,多数人一年内帮父母做家务的次数不超过10次,甚至不超过5次。

所以说,农村未来老年人的养老,除了要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外,留守老人心理上的孤单也需要得到关注。

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未来的养老问题都异常浩大。这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,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去做,都宜早不宜迟。